一覺醒來,好像突然變冷很多。早上喝完第一杯溫開水後,我便開始張羅今天的早餐。這個禮拜還是很糟,尤其是越接近過年,越是讓人抓狂。
不過我倒是謹遵某位同事「寫就對了」的指示,沒多想就背起相機走向廚房,她說:「你要讓大家知道你還活著」。
其實這種感覺還滿有趣的,感覺這個部落格好像是一家只有週末才會營業的餐廳,而且菜單超級不固定,根本就是一家任性到跟蒙古公主一樣的不可理喻的店家。而這裡,在百忙的工作中,卻意外地成為我重要的出口,就好像我是靠著這扇窗戶呼吸一樣。
今天走的是亞洲健康禪風,選自老媽的創意料理。
話說老媽從我國小五年級開始鑽研養生之道,在那之後,我家的飲食生活就和美味絕緣。她最經典的作品,非「養生雜糧饅頭」莫屬,全麥胚芽麵粉黑不啦嘰的顏色不說,裡面那些亦為不明的五穀雜糧和發酵不完全的堅實口感更是打倒眾生,與其說是「饅頭」,不如說「石頭」,如果拿來打狗一定會死掉。更絕的是她會在裡面夾入海帶芽(哪來的idea?),一眼望去,我的早餐根本就像是河床上掛著青苔水草的鵝卵石,說有多恐怖,就有多恐怖,DF第一次來我家過夜,隔天早上就被我家的早餐嚇得花容失色,所幸,我媽的早餐並沒有害我失去一個朋友。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很多奇怪的菜單,例如健康無味的橄欖油拌青菜、為了健康無所不在的苜蓿芽、綠到連浩克都會消風的小麥草汁…他們都是經典中的經典,令人難忘的夢靨。
經過幾年的磨練和苦讀,也隨著資訊的發達,老媽的廚藝有了一些進步,她終於打破「美味=不健康」的迷思。她開始學習在極端的非人道健康和人道飲食中取得平衡,應用這幾年累積的知識,善用各味食物的特性及藥性,配合「較為健康」的烹調方式。坦白說,有時還偶有佳作呢!哪怕只是1/1000的機率,回想起當初的全麥饅頭,我還是覺得很感動。
這款芝麻糊,就是老媽近兩年來的發明,還結合了日本婆婆「剩菜有福氣」的精髓。做起來很方便省錢,又營養健康。
今天讓我們用濃濃的亞洲味作為蛇年的最後一道菜,祝大家馬年馬到成功,馬上有錢,心想事成!明年我會繼續拼了命上菜的。
●材料:
主角材料:黑/白芝麻(2:1)、飯(隔夜飯也OK!)
配角材料:牛奶
調味料:糖、蜂蜜(沒有也OK)
●做做看:
【秘訣一】黑芝麻、白芝麻以2:1比例放入鍋中稍微炒香。
(黑芝麻的味道比較厚重,白芝麻比較秀氣,我覺得兩者搭配起來味道比較細緻)
【祕訣二】接下來是今天的特別嘉賓「隔夜飯」!!米飯的作用是要帶出濃稠的口感。(我的糙米飯有放紅豆薏仁,所以顏色怪怪的)
加熱水,把飯煮軟。水量蓋過材料再多1公分左右即可。因為還要加預留加牛奶的空間,所以一開始水不要加太多。
煮軟後以實物調理器(←背著妞妞買的戰利品)打碎。調理器可用果汁機代替,咻~咻~咻~打細就OK。
(有多方便?看我可以左手拿調理器,右手拍照就知道有多方便)
打完後加入牛奶(太早加牛奶容易燒焦),老媽更養生的作法是用豆漿代替。
稍微煮到冒泡,加糖就大功告成。
又滑又細的芝麻糊好囉~
最後別忘記灑點芝麻、麥片,幫芝麻糊化點妝喔!(喜歡的人加點蜂蜜味道更棒)
●CP值:
★★★★
兼顧養生與方便,而且不難吃,還可以清冰箱,個人覺得非常適合在過年前推出,歡迎大家在返鄉前,或春節期間有清冰箱的需要時試試。
●難易度:
◎◎
不管是用新朋友食物調理器,或是老朋友貴夫人果汁機,都三兩下就OK囉!濃淡比例隨意即可,太濃就加水或牛奶調節,太但就稍微煮久一點讓水分蒸發,新手也能0失敗!推薦媳婦過年煮給牙齒不好的婆婆,還能秀一下勤儉持家的好身手,保證榮登好媳婦寶座。
●有感而發:
其實黑芝麻的營養價值比白芝麻高很多,其中鈣、鎂就是白芝麻的2倍,纖維質也比較多。今天是為了讓味道比較細緻我才參了白芝麻,全部用黑芝麻也完全沒問題。
特別要說跟大家分享的是,黑芝麻在中醫裡性平補肝腎,對白頭髮特別有幫助,推薦給用腦過度長白頭髮的朋友。
還有,沒有飯,也可以用燕麥片代替,煮過一樣可已有濃濃滑滑的口感。還有,想要挑戰營養升級版的人,可以加入核桃、杏仁等堅果類一起煮,營養加倍!
還有還有,一年的尾聲,請讓我們在朗誦一次日本婆婆家的家訓「剩~菜~有~福~氣~」!明年見囉!J